从法律视角看,我国对虚拟货币监管态度明确。2021 年,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强调,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参与投资交易不受法律保护。这意味着,在民事领域,一旦因比特币交易产生纠纷,如委托他人购买比特币却未收到货、参与虚拟货币理财项目资金受损等情况,法院通常会认定相关交易行为无效,投资者损失需自行承担。例如,邓某委托江某投资虚拟货币,累计转账 18.9 万余元,平台关闭后邓某要求江某返还差额 15 万余元,法院最终驳回其诉求,判定损失自担。
从追赃实践层面分析,比特币被骗资金的追回难度极大。比特币交易依托区块链技术,具有去中心化、匿名性特点,交易记录虽公开但加密,资金流向追踪困难。犯罪分子常利用境外交易平台,涉及跨国执法合作,管辖权复杂,给警方调查带来重重阻碍。一旦被骗资金进入区块链网络,短时间内便会被迅速转移、分散至多个地址,甚至通过复杂的洗钱手段 “洗白”。业内人士透露,区块链上资金转账极快,通常 6 小时内进入洗币流程,24 小时内分散多地址,72 小时后彻底打断路径,极大增加了资金追回难度。
不过,也存在一些成功追回的特殊案例。若诈骗行为发生在国内,且警方能快速锁定嫌疑人身份及资金流向,在部分情形下可冻结涉案资金。如 2023 年邹平市公安局破获一起涉案金额 30 万元的虚拟货币盗窃案,因嫌疑人与受害人为朋友关系,警方得以通过交易记录追溯资金流向,配合数字币交易平台锁定嫌疑人身份,成功追回资金。此外,若受害人及时报警,警方在 24 小时内采取紧急止付措施,且资金尚未被层层转账,也有一定概率冻结资金。像济南冀先生购买比特币被骗 18.9968 万元,民警在金融方配合下 3 小时内成功止付,最终全额追回款项。但此类成功案例相对整体比特币诈骗案件而言,数量极少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